欢迎进入肠易激综合征康复中心网站!
肠道健康
肠易激综合征康复中心-百业集团旗下平台
肠道健康
腹痛、腹胀、排便异常?当心是肠易激综合征惹的祸
发布时间:2024-07-30 10:07
  |  
阅读量:
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时常会遇到腹痛、腹胀以及排便异常的情况,这些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包括饮食不当、消化不良或是更严重的疾病。然而,有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——肠易激综合征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, IBS),正是这些症状的“幕后黑手”。

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,其典型症状包括腹痛、腹胀以及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。尽管这些症状显著,但IBS患者的胃肠道结构和生化指标往往没有异常。这种病症多发于中青年人群,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,尤其以便秘型女性和腹泻型男性为主。

Unknown.jpg

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:

腹痛:是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,腹痛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,伴有大便次数或形状的异常,腹痛多于排便后缓解。

腹胀:腹胀感在白天较重,尤其是午后,夜间睡眠后减轻。

排便异常:表现为腹泻、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。腹泻时,粪便呈糊状,含大量黏液;便秘时,排便困难,大便干结,量少,可带较多黏液。

此外,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胃灼热、恶心、呕吐等上胃肠道症状,以及背痛、头痛、心悸、尿频、尿急、性功能障碍等胃肠外表现。

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,但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:

胃肠道动力紊乱: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异常,导致腹痛和排便异常。

内脏感觉异常: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数对管腔(直肠)扩张感觉过敏,平均痛觉阈值下降。

精神因素:心理应激对胃肠道功能有显著影响,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障碍可诱发或加重IBS症状。

肠道感染: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发病前有肠道感染史,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可发展为肠易激综合征。

其他因素:食物过敏、肠道菌群紊乱等也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有关。

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学,除外器质性疾病后,依据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,以及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进行诊断。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、直肠-肛门运动功能检测、纤维结肠镜、肠道通过时间和压力测定等,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。

Unknown-6.jpg

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部分:

药物治疗:根据症状不同,可选用抑制胃酸药、促胃肠动力药、助消化药及抗抑郁药等。药物治疗应遵医嘱进行,避免自行用药。

非药物治疗: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,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,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,适当参加运动和体力活动。

注意事项

及时就医:如出现腹痛、腹胀、排便异常等症状,且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,应及时就医,排除器质性病变。

避免误诊: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似,如肠道炎症、肿瘤等,因此需通过专业检查进行鉴别诊断。

综合治疗: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
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,其症状多样且易反复发作,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然而,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,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。因此,当出现腹痛、腹胀、排便异常等症状时,切勿掉以轻心,应及时就医,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同时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,也是预防和治疗IBS的重要措施。